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福州市保护城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若干规定》的决定

时间:2024-06-16 23:33:4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7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福州市保护城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若干规定》的决定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福州市保护城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若干规定》的决定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


(1993年3月7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提请,经过审议,决定批准《福州市保护城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若干规定》,由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附:福州市保护城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若干规定

(1992年10月26日福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3年3月7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合理规划和保护城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近郊区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现有用地和规划预留用地。
第三条 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应当根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逐步实施。
第四条 规划设置中学、小学、幼儿园,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每2万人口区域内设30班规模的中学;
(二)每0.9万人口区域内设24班规模的小学;
(三)每0.6万人口区域内设12班规模的幼儿园。
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面积,按国家规定的生均用地定额执行。
第五条 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规划红线,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六条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配套建设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其选址定点和设计方案由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市教育等有关部门会审确定。
第七条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建设(开发)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投资配套建设幼儿园。
幼儿园建设必须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幼儿园竣工验收必须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加,产权移交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条 严格控制拆迁或占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校舍或场地。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校舍的,拆迁人应当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优先就地、就近安置,并按原面积和用途归还产权,互不计价;因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学校场地的,应当就近按原面积补还。
第九条 禁止将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规划预留用地改作他用。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必须征得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因市政建设等确需临时占用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预留用地,必须征得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并向市土地管理部门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禁止在批准临时占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教育建设需要时,临时建筑
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自行拆除,不予安置和补偿。
第十一条 不得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现有用地内兴建教工住宅。
不得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现有用地内兴建与教学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须征得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擅自批准调整中学、小学、幼儿园规划预留用地的,批准文件无效,调整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十三条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擅自占用、改变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的由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市土地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未按国家规定投资配套建设幼儿园的,由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投资额的百分之十至二十的罚款。
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损失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福州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993年3月7日

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政办[2005]15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九月一日

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企业信用信息的征信行为,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增强企业信用观念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企业:指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基本经济单位。

  (二)行政性组织: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行政机关和依法接受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三)企业信用信息:指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行为的记录以及对判断企业信用状况有影响的其他信息。

  (四)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企业基本信息数据、企业详细信息数据、企业警示信息数据、企业良好信息数据和企业资质信息数据等构成。

  (五)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授权组建,依本办法负责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和披露的法人机构。

  (六)企业信用信息征信:企业信用服务机构将分散在行政性组织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分类、整理、储存,形成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的活动。

  (七)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指可证实电子签名人与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有联系的数据电文或其他电子记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向行政性组织征集所拥有的企业信用信息的行为。

  第四条 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福建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在省经贸委设立办公室。省经贸委负责研究制定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各项实施细则;对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披露进行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制度。

  第五条 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行政性组织: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信息产业厅、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福建省环境保护局、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福州海关、福建国家税务局、厦门海关、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经福建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协调小组确认的需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省级行政性组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设区市和县(市、区)的行政性组织。

  第六条 省级行政性组织负责整合相对应的设区市和县级的行政性组织的企业信用信息, 设区市、县(市、区) 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负责征集本行政区域内企业信用信息。

  第七条 省级行政性组织和各设区市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通过省政务网运用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标准及时、准确地向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提交企业信用信息,至少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10日内追加和更新一次。

  第八条 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负责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系统的运作,并为社会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服务。

  第九条 行政性组织提交的企业信用信息格式和标准,由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商行政性组织后报福建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审定。

  第十条 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应对行政性组织提供的涉及法律、法规明确不得公开的企业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将该信息用于企业信用信息依照有关管理办法公布以外的任何其他目的。

  第十一条 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征集企业信用信息应当遵循合法、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保持行政性组织所提供信息的原始完整性。

  第十二条 企业若认为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征集的本企业信用信息与事实不符,可向企业信用服务机构提出更正要求,经提供该信息的单位核对后及时更正,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应及时更新该企业信用信息。

  第十三条 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应长期保存所征集的企业信用信息,企业被注销的,从注销之日起企业的信用信息至少要保存七年。

  第十四条 行政性组织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关于提交、维护、管理、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内部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保证企业信用信息提交和使用过程的及时、准确、规范。

  第十五条 行政性组织对其向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性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提供虚假企业信用信息的,应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起施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湖南省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湖南省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99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湖南省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已经2005年7月4日省人民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周伯华

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现决定废止《湖南省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办法》(1995年12月1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公布,根据1997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87号《关于修改湖南省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修订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对本省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