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三议定书生效执行的公告

时间:2024-06-22 18:54: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4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三议定书生效执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三议定书生效执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三议定书于2010年7月23日在北京正式签署,双方分别于2010年9月21日和2010年10月22日互相通知已完成使该议定书生效所必需的各自法律程序。根据该议定书第二条的规定,该议定书应自2010年10月22日起生效,并适用于2011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纳税期间的税收。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三议定书  

  关于2007年7月11日在新加坡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下简称“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同意下列规定作为协定的组成部分:  
  第一条  
  关于协定第二十五条,取消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用下列代替:
  “一、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应交换可以预见的与执行本协定的规定相关的信息,或与执行缔约国双方或其地方当局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国内法律相关的信息,以根据这些法律征税与本协定不相抵触为限。信息交换不受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限制。
  二、缔约国一方根据第一款收到的任何信息,都应和根据该国国内法所获得的信息一样作密件处理,仅应告知与第一款所指税收有关的评估、征收、执行、起诉或上诉裁决有关的人员或当局(包括法院和行政部门)及其监督部门。上述人员或当局应仅为上述目的使用该信息,但可以在公开法庭的诉讼程序或法庭判决中披露有关信息。
  三、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被理解为缔约国一方有以下义务:
  (一)采取与该缔约国一方或缔约国另一方的法律和行政惯例相违背的行政措施;
  (二)提供按照该缔约国一方或缔约国另一方的法律或正常行政渠道不能得到的信息;
  (三)提供泄露任何贸易、经营、工业、商业或专业秘密或贸易过程的信息或者泄露会违反公共政策(公共秩序)的信息。
  四、如果缔约国一方根据本条请求信息,缔约国另一方应使用其信息收集手段取得所请求的信息,即使缔约国另一方可能并不因其税务目的需要该信息。前句所确定的义务受第三款的限制,但是这些限制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被理解为允许缔约国任何一方仅因该信息没有国内利益而拒绝提供。
  五、本条第三款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被理解为允许缔约国任何一方仅因信息由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名义代表人、代理人或受托人所持有,或因信息与人的所有权益有关,而拒绝提供。”
  第二条  
  缔约国双方应通过外交渠道相互通知对方已经完成该第三议定书生效所必需的国内法律程序。该第三议定书自收到后一方通知之日起生效。第三议定书的规定将适用于该第三议定书生效年度次年一月一日或以后开始的纳税期间的税收。
  下列代表,经各自政府正式授权,在本议定书上签字,以昭信守。
  本议定书于2010年7月23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关于加强对黄渤海鲅鱼资源保护的通知

农业部


关于加强对黄渤海鲅鱼资源保护的通知
农业部


(一九九七年一月八日农业部发布)


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省(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厅、局,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鲅鱼(兰点马鲛)是黄渤海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是我国北方沿海的主要渔获对象,其产量占全国鲅鱼总产量的70%以上,对我国鲅鱼资源的兴衰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近年来随着近海捕捞业的发展,鲅鱼的捕捞强度剧增,网具不断增多,网目逐渐缩小,尤其是大量拖网及“疏目”快速
拖网渔船参与鲅鱼捕捞,使黄渤海鲅鱼资源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据科研部门调查,自1990年以来,黄渤海鲅鱼春汛产卵亲体总量已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如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黄渤海鲅鱼资源就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为此,经有关科研部门专家论证,并由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
理局征得有关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特作如下规定:
一、《渤海区渔业资源繁殖保护规定》中有关鲅鱼的保护规定,适用于黄海。即:鲅鱼的可捕标准为叉长45厘米(含45厘米)以上,叉长45厘米以下的为幼鲅鱼。捕捞鲅鱼的流网最小网目为90毫米,网衣拉直高度不得超过9米(含缘网),每船流网总长度不得超过4000米

二、北纬37度30分以北的黄海水域,每年5月1日至31日,禁止各类拖网、围网、流网及一切捕捞鲅鱼繁殖亲体的流动网具作业。在此期间,其他作业渔船必须接受幼鱼比例检查。其网次产量或航次产量中幼鲅鱼比例不得超过25%。
三、渤海北纬39度以南海域,每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北纬39度以北海域,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禁止鲅鱼流网、三层流网、围网及一切捕捞鲅鱼的流动网具作业。
请各地抓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并切实把黄渤海鲅鱼资源保护措施落在实处。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及各级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要认真加强对黄渤海鲅鱼资源保护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按《黄渤海区关于违反渔业法规行政处罚规定》查处。



1997年1月8日

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暂行办法

财政部


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暂行办法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废止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第六条、第七条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考核,每年或每2年举行1次。每次考试和考核的时间、地点和各项具体要求,应当至迟于每次考试、考核前2个月通知。
三、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经济法;考试办法为笔试和口试。
注册会计师考核范围为:学历、经历、著作或业绩;考核办法为验证证件和证明,必要时附加口试。
四、财政部批准组成的全国考试委员会,统一领导、组织和监督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考核工作。
各地区省级财政厅(局)批准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具体负责本地区的报名、资格审查、考场组织、成绩通知等工作。不成立或不需单独成立考试委员会的地区,可与邻近地区联合组织考试委员会,或由全国考试委员会指定的邻近地区考试委员会代办考试和考核工作。
五、全国考试委员会成员由13人组成,省级考试委员会由5-7人组成。考试委员会成员应由主管的财政机关会计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学教授、研究员担任。省级考试委员会组成人选,应事先征得财政部同意。
全国考试委员会和省级考试委员会均应推选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考试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可以由同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协助办理。
考试委员会为非常设组织,于每次考试前6个月组成并开始工作。
六、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条件、志愿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持所在单位信件和学历、业务经历、业务专长等证明文件,向当地省级考试委员会或指定地区的考试委员会报名参加考试或考核。
学历文件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学校证明书;业务经历文件包括任命书、任职单位证明书;业务专长证明文件包括本人的著作、译作、业务自传和有关专家鉴定书等。
七、考试的命题、评分标准、口试提纲和合格要求等,由全国考试委员会确定。评分由省级考试委员会负责进行,经全国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由省级考试委员会对全科及格者发给全科及格证书,单科及格者发给单科及格证书。单科及格的人员再次参加考试时,可免于已及格科目的
考试。
八、对于参加考核者的考核方法、考核口试提纲、合格要求等,由全国考试委员会确定。考核评定工作由省级考试委员会负责进行。考核结果经全国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由省级考试委员会对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
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施行前由主管的财政机关考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不再进行考试或考核,但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进行复查,对确实不合格者,应当撤销注册。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施行后至第一次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前由主管的财政机关考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均须参加统一考试或考核,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注册。
十、本办法自发布日起施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补充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1987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