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资料报送质量的函

时间:2024-06-17 17:58:5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8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资料报送质量的函

交通部办公厅


交通部办公厅文件

厅公路字[2005]258号



关于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资料报送质量的函


海南省交通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局(处):
  根据《交通部公路统计年报制度》(交公路发〔2004〕582号)的要求,各地向部编报了本辖区2004年度的公路统计数据。目前,审核、汇总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各地的上报时间、编报质量和数据一致性等情况,部对各地上报的2004年度公路统计年报资料质量进行了评比,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资料质量优秀的单位有:北京市、山西省、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波市、厦门市公路局(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其中,北京市、山西省、吉林省、安徽省、山东省、湖北省、厦门市公路局(处)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单位。
  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资料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有:广东省、青海省、上海市、西藏自治区、深圳市、河北省公路局(处)。主要问题是明细数据填报不完整、上报数据修改较多,或上报时间较晚。其中,广东省、青海省公路局到5月31日仍然未按要求完成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
  希望各单位加强领导,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统计数据质量。被评为2004年公路统计年报质量优秀单位,特别是连续四年的优秀单位,可根据相关规定,对有关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整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章)
                  二○○五年六月十三日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


林沙发[2006]65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局):
由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部分地方管理粗放,忽视质量,再加上自然条件原因,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偏低,影响了工程建设成效。为进一步做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6年造林工作,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紧分解2006年度工程计划。各地林业部门要与综合部门加紧协调沟通,尽快将2006年国家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县(旗)、乡(镇),以利于基层早准备、早安排、早动手,确保不误春季造林。
二、科学编制县级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程,合理安排营造林任务、林种比例、树种选择、植被配置,将全部建设任务具体落实到山头地块。作业设计须按程序审批,一经批复,不得擅自变更。无作业设计或设计未经批准不得组织施工。
三、做好造林整地与抗旱准备。整地是造林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适当的整地措施,有利于提高造林质量。工程区提倡局部整地造林,并注意保护原有地表植被。除营造灌木林可随造随整外,营造乔木林一般要提前整地。同时,各地要提前做好抗旱造林的物资准备,将干旱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认真组织好工程造林种苗生产与供应。各地要按照适地适树适种源和良种壮苗的原则,认真组织工程建设种苗生产和供应。工程造林一律使用一、二级种苗,提倡就地造林、就近育苗,实行定点育苗、合同育苗、定向育苗。认真做好苗木生产与运输,避免苗根暴露时间过长、苗木失水,尽力使苗木保持良好的形态和生理特性,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严格种苗检验、检疫制度,禁止使用不符合“一签两证”要求的苗木。
五、推广治沙实用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各地要把实施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作为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将科技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要广泛应用保水剂、生根粉、地膜覆盖等抗旱保活技术,注意选择耐干旱的乔灌木树种,着重推广容器苗造林技术,提高容器苗造林的比例。加大推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治理模式》力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优化沙化土地治理模式。
六、加强造林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加强对造林作业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严格把好整地关、苗木关和栽植关。每项作业环节都要在监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对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要责令立即返工。认真贯彻落实《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凡人为导致造林质量事故的,将给予通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加强对新造林地的抚育管护,保护工程治理成果。对新造林地要适时进行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等抚育作业。各地要全面加强对新造林地的保护,建立护林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护林员,制定护林公约,全面落实新造林地管护责任,做到管护措施到位、管护人员到位、管护责任到位。


二ΟΟ六年四月十二日

关于印发《黄石市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黄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


关于印发《黄石市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文号:黄劳社发[2005]27号 颁布日期:20051124 阅读330次 【字体:大 中 小】



市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为完善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管理,现将《黄石市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黄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黄石市卫生局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黄石市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为完善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广大参保人员享受更广泛、更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根据《黄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黄劳社发[2002]62号)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本着“便捷服务、价格低廉”的原则,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责:
1、严格履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关于社区卫生机构管理的有关职责;
2、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医疗保险各项政策、法规及规定;
3、向辖区内参保人员宣传医疗保险政策、法规;
4、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目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范围内为参保人员提供诊疗服务;
5、及时向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反馈医疗保险服务信息;
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及医疗保险知识培训,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7、认真履行与市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签订的医疗保险服务协议。
第三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医疗保险管理人员,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做好医疗保险服务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四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变更名称、法人代表及服务地址,应及时向市劳动保障部门重新报批;否则,取消医疗保险定点资格。
第五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按照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要求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保证适时联网。
第六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对就诊的参保人员应认真进行身份识别,认真审查其医保证和医保卡。发现就诊者与所持医疗保险证、卡不符或证件无效时,应拒绝记帐,不得将无证就医或冒名就医人员的医疗费用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第七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对就诊参保人员实施治疗时,只能限制在《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5年版)甲类药品范围内。
第八条 对因病(如老年性痴呆、瘫痪等病)需由家属长期代取(购)药者,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登记备查,每次应由代理人签字,同时报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第九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就诊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按照“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门诊用药量为:急性病3—7天,一般慢性病7—15天(持慢性病门诊医疗证者不受此限制)。同一疾病三日内反复就诊,重复用药的费用不予报销。
第十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义务接收市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有义务提供检查、治疗所需的全部资料及帐目清单。
第十一条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警告、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定点资格,并依据协议予以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不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和服务设施标准;不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统一规定的批零价差和零售价格、乱收费的;
(二)串通参保人员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
(三)违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超过规定限量开药、串换药品、开假处方等弄虚作假行为的;
(四)医务人员故意接纳借证、冒名参保人员就诊开药的。
第十二条 市劳动保障部门将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法规和医疗保险服务协议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在每个协议年度末进行年度量质化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及内容另行制定),根据考核结算返还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度考核保证金。